◆Step 1:打通耳朵 完全聽清◆
1、選擇1盤適合自己水平的磁帶
關鍵在於準確判斷自己的英語水平。大部分人通常都低估自己在英語方面的能力,而且不知道去具體地辨析地思考自己在哪一方面具有優勢或劣勢。
選擇磁帶的方法之一:根據自己的水平選擇難度適當的磁帶。判斷英語水平的方法非常簡單。只需看你的聽力水平。
選擇磁帶的方法之二:最好選美國語言學博士開發的磁帶。因為既然是英語,他們才是專家。
選擇磁帶的方法之三:選擇與自己學英語目的最接近的磁帶。
2、每天一口氣聽兩遍
關鍵在於「一口氣」三個字,不能斷斷續續,也不能只著重聽其中一面。也就是說,至少要在1個半小時之內,不管是否理解,耐心地一口氣聽兩遍。
試想一下,孩童在聽媽媽說話時,能想什麼呢。當然根本不會想什麼語法、生詞、拼法等等,而只是把媽媽的表情、語調和話語中蘊含的感情原原本本地接受了 而已。聽磁帶也應該保持這種心態,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也就是說,如果聽一聽就忍不住查詞典是絕對不可取的。一定要堅持聽下去,就像什麼也不懂的孩童喜歡 聽媽媽那甜美的聲音一樣。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多數人已經掌握了很多單詞,不管發音準確與否,畢竟學發音的時間已經不短了。所以,本著研究發音的態度聽磁帶也行。那麼,總有一天你會漸漸領悟到介詞或連詞可以連讀而過或幾乎將其省略,而對重要的單詞則需放慢速度加以強調等發音要領。
3、堅持每天聽,但每隔6天要休息1天
休息一天是因為就像釀製葡萄酒一樣,學習語言也需要一個成熟過程。葡萄酒的純正味道是葡萄、酒精和水充分混合的結果。真正掌握語言則是單詞、發音和句 子進入大腦並被系化地加以消化吸收的過程。只有信息的接收而沒有休息的過程,大腦自身的信息處理功能將難以正常運作,甚至可能發生時間投入越多效果越差的 現象。
4、堅持到完全聽到所有的內容為止
「完全聽到」,顧名思義就是「聽到全部」的意思,並不是「完全聽懂(理解全部)」的意思。也就是說,能夠聽到由磁帶傳來的所有的「聲音」。對每個單詞的發音都非常熟悉,雖然聽不懂也不能準確地拼寫,但能模仿其發音,這就算達到「完全聽到」的程度了。
也有人主張應該配合相關教材聽磁帶,但這樣做只能確認單詞的拼法,幾乎不能奢求其它任何效果。雖然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但對培養聽力反而是不利的。由於人們的五官在同時運動而產生功能(聽覺、視覺、觸覺、味覺、嗅覺)時會互相妨礙,所以它們不能完全發揮各自本身的功能。
5、結論
總之,第一階段是全身心投入地熟悉英語發音的過程。在這一階段裡千萬不要期望任何其他效果或為此而輔以其他方法,也不要翻閱相關教材。就是說,除了培 養聽力外,不要奢求別的什麼。在這一點上磁帶的種類或水平其實是次要的,不管是什麼樣的磁帶,只要是英語磁帶就行。但為了下一階段的學習,最好選擇與自己 的水平和目的相適應的磁帶。
◆Step 2:聽讀並舉 掌握語法◆
1、聽寫第一階段第一盤磁帶的內容
這裡所說的聽寫為的是熟悉英文句子,因而要求每聽一句話就要試著寫出來。
以句子為單位的聽寫練習能夠慢慢使你丟掉過去那種將精力過分集中於單詞的壞習慣。當你能夠熟練地聽寫句子後,自然而然地就具備了區分重要單詞和不太重要單詞的能力。這樣在英語對話時就不會因一兩個生詞而攪亂整個思維,出現對話無法繼續的窘境。
需要注意的是,聽一遍寫一個單詞,再聽一遍再寫一個單詞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必須首先聽完一句話,能記住多少就先寫多少,然後再注意聽一遍沒聽清楚或只是大致寫下來的單詞。在這時也要注意,不能看著已經寫下的部分聽寫,要一直眼望空中或閉上眼睛去聽,然後再寫下來。
2、不會的單詞要查英英詞典
此時查詞典的目的只是為了確認如何拼寫,並不是為了理解詞義。如果明白是什麼意思當然更好,但更重要的是使發音和拼寫相一致。如果用英英詞典實在查不 到,也可以借助相關教材。但相關教材一定要在最後時刻再拿出來翻閱,不然的話,就無法瞭解自己對哪些發音還沒有熟練掌握,對哪些發音有聽覺誤差。
3、從頭到尾大聲地朗讀
在這裡重要的是「大聲」和「從頭到尾」。大聲朗讀首先是為了熟悉自己用英語說話時的聲音,免得以後被自己說出來的英語嚇到。從頭到尾地朗讀是為了培養 一口氣說英語的能力,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自然而然地掌握通讀能力。應該以準確模仿發音的態度來對待,最好是像做「聲音模仿」訓練那樣。
4、直到能夠朗朗上口
朗朗上口指的是發音方面的熟練程度,是指自己確信已經達到了不看也能說得很流利的水平。自我測試的最佳方法是把自己的聲音錄下來後回放。
也許讀的時候自我感覺發音很準確,但錄下來後回放時,往往會發現很多叫人臉紅的發音錯誤。特別是對於習慣說方言的人,只有錄下來再聽一遍才能認識到這些錯誤。發現的不足部分應該集中攻克,反覆練習,爭取矯正。然後,再次錄下來進行比較,你會發現進步是很顯著的。
5、結語
第二階段應該只使用第一階段聽過的磁帶。有些人認為可以直接從第二階段開始,但這種想法是絕對錯誤的,因為第二階段的目的並不在於使發音和拼寫相一致。
這一階段對於熟悉應該以什麼樣的語氣說話、應該怎樣連接句子和句子並使語調得以形成來說是必需的一個階段,是習慣說英語的過程。
自己的英語發音達到非常接近美式發音時才算大功告成。只有這樣才能樹立起說英語的自信心,因為這時你已經對自己的發音不覺得陌生了,而且感覺有點像那麼回事了。
◆Step 3:躍躍欲說 出口成章◆
1、追根究底地查詞典
在本階段重要的是多查詞典。不僅是完全不懂的單詞要查,似懂非懂的單詞或雖然明白什麼意思、但不清楚在句中的具體用法的單詞也要查。查完記下來後,把不懂的單詞一一標出來,然後按先後順序再查一遍。
剛開始時,也許看英文解釋非常陌生,根本看不進去,但隨著重複的單詞和句子越來越多,總有一天你會突然發覺什麼都能理解了。沒有親身經歷的人,很難相信會發生這種現象。但重要的是,筆者所說的是事實。
選擇什麼樣的英英詞典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雖然市面上的大部分英英詞典都還可以用,但最好還是選擇解釋之外有大量完整豐富例句的詞典,除此無 他,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 (3rd edition, 2001,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Paperback + CD = $25 = ¥120),全國各地新華書店、外文書店、書城及文化市場有原版售賣。
如果從某天開始覺得單詞解釋中出現的單詞都已查過一遍的話,那麼基本上就可結束本階段,開始下一階段了。大多數人到了這種程度以後,只要繼續大聲朗讀,頭腦中就能馬上非常清晰地浮現出相應的英文解釋了。
2、注意事項
在這一階段,人們心裡最擔心的是,這樣做下去可能連一個單詞也沒法真正掌握。
在沒有真正掌握一個單詞的情況下,還要不停地查詞典、記錄、大聲朗讀,稍有懷疑也是無可厚非的。那讓我們再回頭看看這一訣竅的原理吧。
這與小孩從開始接觸語言到熟練掌握語言,在方法和原則上應該是相同的。就是不管懂不懂,接觸到什麼就接收什麼,之後在不知不覺間就能領會了。但對很多人來說,想放棄這種方法的念頭會日益強烈,因為都知道只要打開英漢詞典,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但如果這樣做的話,你就永遠都不能擺脫英語─漢語─英語的惡性機械循環。而且,這種方法與本訣竅比起來,在效率上肯定無法相提並論。因為靠這種方法,只能瞭解一個英語單詞的意思。因而即使需要較長的時間,也絕不能放棄使用英英詞典。
因為通過本訣竅,需要記滿一個筆記本也好,需要花費兩三個月的時間也好,反正總有一天你不僅能瞭解單詞的含義,而且連書面語體的句子形式也能熟練掌握了。這樣的話,語法也能在不知不覺中領會,因為語法就是約定俗成的造句規則,句子熟悉了,語法自然就能掌握了。
3、顯著的變化
完成第三階段,人們將感覺到無需再查詞典了,因為已經具備了豐富的詞彙。同時對每個詞彙的用法也輕車熟路。所以,也就等於掌握了句子的組織和構思能力。總之,如果通過英英詞典掌握詞彙,就能自然而然地掌握英語。
4、掌握活的語法的能力
我們利用詞典查生詞的時候,無論是外語還是漢語,肯定希望得到一個通俗易懂的解釋。所以,所有詞典上的解釋都是由最基本的詞彙組成的。也就是說,如果掌握了最基本的詞彙,以後就能夠非常容易地掌握其他詞彙。
運用本方法還能完全掌握「書面語體」的句子形式。需要對某一事物進行說明的時候,往往可以看出一個人口才的好壞。通過本方法學習的話,不僅可以完全用英語來掌握這一切,而且能夠鍛練怎樣以最基本的詞彙來很好地組織談話內容,這對英語的實際應用非常有利。
除此之外,還能培養掌握活的語法的能力。活的語法不是指那些早已過時不用或者不常用的語法,而是常用的語法。不用分什麼介詞呀及物動詞之類的,而是在不知不覺中就能掌握語法。考試的時候,因為「語法上口」了,那些詞彙、語法、改錯等等類型的選擇題只要讀一遍就能得出準確答案了。沒有那麼多為什麼,事實就是如此。
只要堅持下去,結束本階段時會像前兩階段一樣發生奇蹟的,並且到時拿下TOEIC 1級也不在話下。
◆Step 4:自我領悟 無典自通◆
1、看電影理解文化
Die Hard 或 Rambo 等驚險或暴力電影好看倒是好看,但絕對沒什麼可學的。對了,能學會罵人。 Brave Heart 或 Queen Mago 也沒什麼可學的,因為這些都是古典劇,說話怪怪的,就像我國的歷史劇。那麼,選什麼樣的比較好呢?首先,應該是當代的,對話多的,有文化背景的那種電影。 Out of Africa 這種倒是可以,但時間上至少也要落後現代100年了,還是 While You Were Sleeping 這種比較好,或者 When a Man Loves a Woman 、Sleepless in Seattle 、 Love Story 等反映日常生活的這種電影。當然, Nell 或者 Disclosure 等主題特殊一點的也不錯。
大多數人在看外國電影時總要忙於看字幕,這不是在感覺文化,最多不過是能理解故事情節而已。所以,大多數人儘管看了很多好萊塢影片,還是不能理解美國文化。
通過看電影瞭解作為電影背景的那個國家的文化實際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人們往往會只注重影片的故事情節而忽視了別的。而且融入於各個場面的日常生 活內容大部分處理得非常自然,如果不是特別有意思的場面是很難記住的。人們也許記不住電影名,但那種溫馨的感覺卻會縈繞在人們心中的。而實際上,正是這些 場面為我們展現了異域文化的一個側面。爸爸和兒子在洗漱間的場面反映親密無間的父子關係。相處已久的戀人閃電般的做愛後繼續工作的場面告訴人們日常化、普 遍化的性文化。但是在看電影時這些都沒必要在頭腦中一一整理,因為這種整理會自動完成……。
反覆看同樣的錄影帶,非常平凡的鏡頭也會漸漸地引起你的注意。諸如床是擺在屋子中央位置的,床的兩旁有檯燈和床頭櫃,電話放在床頭的左側,半夜打來的 電話一般都是女士接,廚房的*作台不是朝向牆壁而是朝向餐桌方向的,以便於可以與其他家族成員面對面地一邊聊天一邊做飯等等。
再接下來能引起注意的將是人們在室內也穿著鞋來回走,在家中也不會隨隨便便地穿運動裝、睡衣等便裝,參加聚會或晚宴前洗髮淋浴、刮鬍子等再次裝扮一番 的場面。電影中孩子們在遊樂場玩耍時,媽媽就坐在旁邊的長椅上一邊看著書一邊照看著孩子們以防發生意外,要注意到這樣的情節則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到那時, 你就會很自然地把這點點滴滴和美國文化聯繫在一起了。
2、看電視也有講究
在第四階段能作為練習素材的還有FOX、CBS、ABC、WB、HBO播放的電視系列劇。因為這些劇中主人公一樣,而且反覆出現類似的情節,所以看幾 部錄影帶後,再看電視系列劇就能收到更加良好的學習效果。當然,比起動作片和驚險片來,有時還是 The Waltons 等家庭劇更合適。
因為這類電視劇中會出現各年齡段的人物,而且有豐富的日常生活片段和故事。片中有些情節和自己家庭的情形差不多,當然也有些情節自己從未經歷過,看這 類電視劇還能學會解決一些事情的方法,這不能不說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從這方面來說,看電視劇應該比看電影的效果還要好,也更有利於學日常生活用語。看電視 劇的缺點是稍微有一點令人厭倦。
在這個階段,也許有人會這麼想:「每天聽CNN新聞節目,聽到的都是最新的英語,豈不是一種最好的方法?再加上會有很多時事論點,對詞彙量的擴大也很 有裨益。」這話不無道理。但同時也有其侷限性。因為如果對新聞報導風格太熟悉的話,有可能在平常說話時也會帶上新聞主持人或採訪記者的那種語調。還有一個 缺點是,由於新聞內容主要是由比較簡短的語句構成的,只聽新聞節目恐怕不能鍛鍊長句的能力。
我們的目標是要使自己具備能把自己的意思不間斷地描述至少一分鐘以上的能力。鍛鍊這一能力的最好的方法是看 Talk Snow 、專家訪談等談話類節目。首先從 Oprah Winfrey 或 David Letterman 的談話節目開始,等有了一定基礎後再向正規討論節目挑戰。
討論節目最有利於學習「比較有水平」的談話方式,如果自己學英語的目的在於這方面的話,也可以一開始就不看錄影帶而直接看討論節目。但它的缺點也是太 枯燥無味。還有一種既有意思,還能掌握有品位的談話能力的方法,就是選擇所謂的「法制電影」或「法制電視劇」。律師、偵探或刑警通過邏輯分析和推理說出來 的話是非常具有學習價值的。如果你能熟練地掌握這種方式,那麼恐怕一般的美國人也會對你讚歎不已。
3、英語的自動儲存能力
在第四階段,會發生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這種現象是自己的英語水平根據對方的英語水平或方式的變化而變化。對方是快人快語的人,自己的說話速度也變 快;而對方是一字一句,慢聲慢語的人,自己說話也會自然而然地吐字清晰。當你達到這種水平時,你就具備了能夠自動儲存語言的能力了。
事實上,被自動儲存的不只是語氣,單詞、句式也將會一起儲存進你的大腦裡。你所見到的,聽到的幾乎所有的英語都將進入你的腦海裡。在你意識到「啊,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這麼說」的瞬間,對方的話就已經被原原本本儲存在你的記憶中了,這絕對不是什麼無法實現的幻想。
我們也可以把這種現象叫做「語言習慣轉移」,它在漢語中也時有發生。例如,如果辦公室裡有一個說話很幽默的人,大家都會漸漸被他的語調感染。
4、假如乾脆從看錄像帶開始?
成人要是跳過前三階段而直接從第四階段看錄像帶開始用「千萬」法學英語會怎麼樣呢?也許那是更符合孩子學說話的原理的做法。但是,從第一階段就看錄像 帶的話還是有點問題。那樣開頭的人肯定會半途而廢。看錄像之人似乎總是試圖根據不停變換著的畫面去推測整個故事的內容。這樣的話,聽到的英語就會像背景音 樂,幾乎聽不進去,從而成了一種噪音。另外還會犯困,不是一般的犯困,而是那種根本無法抵擋的睏意。當根本聽不懂的語言。以極其規律和協調的音調飄入耳 朵,難道還有比這更好的催眠曲嗎?所以,就這樣堅持幾天以後,大部分人都想,開著錄像機睡,還不如改用別的方法,然後就放棄了這一方法。
5、影視學英語,最好自演戲!
對聽寫下來的台詞,一定要以朗讀劇本的口吻去讀,這樣效果才好。當然也可以採取隨時變更角色的辦法朗讀,就像演獨幕劇一樣,根據台詞一個人分飾不同的 角色。不過還有一個更好的方法,那就是以劇中人的語氣朗讀一遍聽寫下來的劇本後再重新看那部電影。那麼,立刻就能找出其中生澀或者不自然的地方。找出以後 再試著演一次,如此三遍下來,影片中出現的英語就完完全全成為你的東西了。
6、隨心所欲、自我領悟!
第四階總體來說是一個數據庫的構築階段。換句話說,訊息種類越多,所構築的數據庫也就越有體系。因此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在進入第五階段以前,最好能找到美國電視台一天的所有節目瀏覽一遍。新聞、電視劇、廣告、專家訪談、電影、喜劇等等,這些美國平民所常見的節目,將有助於你體驗在錄像帶中無法體驗的美國人日常生活中最生動的部分。
特別是廣告和喜劇節目尤其如此。經常收看這些節目的話,即使現在就把你一個人丟在美國,相信你都不會有任何陌生感。不管怎樣,當你認為自己在第四階段 已準備足夠充分的時候,英語對你而言,就不再是普通的文字,而應該是伴隨著畫面的文字了。也就是說,在英語的每一個單詞、每一句話中都已經浸染上了你自己 情緒的色彩。
一般來說,這種情感和語言完全交融的狀態,只有在母語中才有可能發生。但這並不是絕對的。當你自己口中的英語再沒有絲毫的生澀之感,當別人充滿敬畏的 目光讓你感到詫異,讓你摸不著頭腦,甚至懷疑「我臉上是不是粘上灰了」,當你突然恍然大悟、明白這一切「都是英語惹的禍」的時候,那麼,英語對你來說,已 不再是第一外語,而成了你的第二母語了。
◆Step 5:文化融通 漸入佳境◆
去一趟美國文化中心或大使館,要一份原汁原味的美國報紙。……報紙上的文章雖不是最難、最有深度的,但對事物都有著最詳實的表述,俗話說不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嘛,一張報紙是人間社會的縮影。尤其是要想掌握經濟、政治、社會各領域的用語,再沒有比報紙更好的教材了。
首先翻開社會版,挑出一段短文,長度嘛,讀起來大概1~2分鐘就可以了。接下來你就不斷地大聲朗讀,一定要帶著向對方傳達的感覺去讀,你應該逐漸能夠 記下來,然後把你的眼睛從報紙上移開,想像著你正在講故事,這樣就能非常熟悉而自然地複述下來。在複述的過程中遇到卡殼的情形,不要停下來,按照你想的一 直說下去。然後對照原文,再從頭至尾複述一遍。就這樣反覆練習,直到流暢通順為止。用這種方法記下報紙上所有文章大約需要1個月的時間,當然這是在假設你 每天都有足夠的閒暇時間一次練習四、五個小時的前提之下。
在完成一頁報紙之前,你只需要不斷地朗誦,直到熟讀了一頁之後,再開始查不認識的單詞,這和以前的辦法完全一樣。這樣的話,當你能夠看懂這張報紙上所有的報導之後,即使沒有詞典,普通的刊物也已經難不倒你了。
~~~~~~~~~~~~~~~~~~~~~~~~~~~~~~~~~~~~~
《千萬別學英語》階段透視
◆Step 1:打通耳朵 完全聽清◆
1.第1階段的結束時間自己來掌握
如果某一天自己突然能夠聽清每個單詞,長句子也能毫不費力地跟聽下去,第1階段就可以結束了。所謂聽不清的部分到最終也沒有聽清,幾乎大部分都是因為 總試圖去瞭解其含義的緣故。若並非如此,那就是總想到單詞的拼寫方法,如果克服了上述兩種情形,「某一天突然」的現象肯定會來到的。
2.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磁帶實際上並不是必須的
嬰兒出生後開始聽母語時,並不是靠區分用語的難易程度來學說話的。就像小孩子不管水平高低、說話快慢,只是無意識地聽就學會說話一樣,無論聽什麼樣的 磁帶從原則上講都是可以的。若所選的磁帶略低於自己的水平,則很快產生成就感並感到有意思;若所選的磁帶高於自己的水平,雖然會花費較長的時間,但會取得 突飛猛進的效果。所以,建議那些希望在TOEIC、TOEFL考試中取得驕人成績的讀者朋友使用相應考試的模擬考試磁帶進行練習,那些為參加各種國家考試 而學習英語的讀者朋友們使用TOEFL聽力磁帶進行練習。
3.中途休息的情況
重新聽一遍開始時聽的磁帶,如果能夠毫不費力地聽到磁帶的內容,就用另外的新磁帶重新開始第一階段;如果連第1盤磁帶的內容都不能完全聽到的話,則重新再聽一次。不應連續休息一週以上,若超過這個期限,放棄是不足為奇的。
4.真的只用1盤磁帶就行了
如果到了查1盤磁帶中的生詞的第3階段,會有一連串的生詞出現在詞典的解釋或例句中,接二連三地查下去的話,無論如何也得把英英詞典翻個大半。當然是在聽完幾盤後進入第2階段更好,因為越是耳濡目染,語言就越能飛速提高。
5.無論怎樣也有聽不清的部分之時
這樣說的人很可能是還沒有改掉「翻譯」的習慣。因為聲音都能聽得到,只是能否辨別連音、略音等細微語音差別的問題。只要耳朵調整好了,聲音都能聽得 到,越聽越能區分出認識的和不認識的單詞,但不要管它。一旦開始不知不覺地意識到這一點,聽聲音的能力將就此停止發展。主張自己懂多少就聽到多少的人肯定 是在不知不覺地翻譯,說懂了的部分是已經經過翻譯了的句子,而大部分可能是用漢語思維理解的。那些在聽的過程中自然領會到文意的人,才是在聽力練習中成功 的人。
6.中斷後重來的情況
試著重新聽以前的磁帶,如果跟以前的感覺差不多,就繼續下去,反正,在第1階段裡集中地聽很重要。不然的話,就會由於大腦中語言自行領悟的機制沒有積 累起足夠的激活能量而起不到效果,當然「干聽」也是有效果的,但進步會很慢。在外國當地生活的僑胞們,由於平時經常聽到周圍人說英語,聽力比在中國本土生 活的人要好得多。因此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對於日常生活所需用語都能聽得懂,只是聽不懂新聞之類的較高層次的對話罷了。要是系統地學習英語的話,他們的英語水平會突飛猛進的。
7.與妨礙聽力之事「斷絕關係」
認為用錄像帶進行第一階段的聽力練習說不定效果會更佳的想法是錯誤的,如果視覺和聽覺同時工作,由於存在著幹擾現象,兩個感官功能都會下降。只要聽力過關,與視覺並行而來的功能低下現象很快就可克服,如果看有字幕的錄像帶,就功虧一簣了。
◆Step 2:聽讀並舉 掌握語法◆
1.聽寫練習達到能夠把聽到的朗讀出來的程度就行了
既然是聽到什麼寫什麼,就不用擔心拼法是不是錯了,到了下一階段自然會改正過來。就像我們現在能夠準確使用小時候總是發錯音或聽不對的單詞一樣,英語 也不例外。若把「international」錯聽成「innernational」又不知道正確的拼法的話,寫成「innernational」也無 妨。這裡再次說明的是,做《千萬別學英語》的聽寫練習等於編寫英語腳本。
2.聽寫和朗讀的順序由自己來決定
聽寫完全部內容後開始朗讀或聽寫1小時,朗讀1小時都可以。反正不論聽寫還是模仿聲音都要反覆聽磁帶。因此,可以認為這一階段是練習聽力、發音和語調 的綜合階段。在聽的過程中,如果聽到的內容和自己編寫的腳本不一致,腳本便得到修改;通過將自己的錄音與原版磁帶相對照,自己發音的固定誤區也得以發現。 若無法判斷自己的發音何處不足,給朋友聽自己的錄音,或許它能為你指點迷津。
3.聲音模仿是必需的
這是熟悉在第1階段沒有把握的發音的惟一方法。在模仿的過程中,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混讀為一體的發音清晰地離解出來。要想著去原樣模仿他們說話的方式、速度及話中所蘊含的情感等。只有這樣才能自然而然地熟悉他們呼吸的長短、聲音的高低、這就是口語的基礎。
4.絕對不要在語法上計較
造句之時會習慣上講究語法,但這樣的話學習英語的努力就又會功虧一簣了,像嬰兒那樣矇混過關吧。用《千萬別學英語》中介紹的方法掌握英語要在認真地堅 持了5個階段以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那時你的英語水平將會水到渠成。你可以無需字幕地欣賞精彩電影和電視,毫不費力地瀏覽網絡信息,但英語水平能否繼 續提高將依個人已有的文化水平和是否繼續吸收英語語言的精華而定。
◆Step 3:躍躍欲說 出口成章◆
1.不間斷地去查
要一直查到覺得已經把整個詞典都翻遍了為止,以那樣的態度去做的話就不會著急了。要持有一邊認認真真地寫一邊確認拼寫,以標準的發音去流暢地朗讀的態度。把整本詞典全抄下來朗讀之後自然理解其含義的時刻仍未到來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2.哪怕是稍有疑心的單詞也要統統查一下
對於那些雖然能以漢語理解其意思,但對在句子中是如何使用卻並不清楚的單詞,要全部查一下。如果是通過英韓詞典掌握其含義的。這種情況就會經常發生,但哪�*揮幸壞鬩陝牽慘橐幌驢純礎V揮心茄拍蓯髁⑵鸚判模膊拍芪騁惶焱蝗煥斫獠蝗鮮兜牡ゴ蝕螄祿 �
3.原原本本地吸收
在朗讀解釋和例句的時候不要計較語法。只要努力地去朗讀就可以了。在這樣做的同時,試試看是否能夠推測出其意思,但要抱著即使無法領會其涵義也無所謂的態度去做。較之而言,更應該多注意一下單詞是以何種方式組合在一起的,這些上口了,就能自然地轉化為語法能力。
4.就像說話一樣去朗讀
Collins詞典中出現的解釋即使照搬到口語會話中也是很好的句子。以向某人說明單詞一樣的感覺,如表演一般去朗讀,例文也要像敘述故事似的去讀,只有如此才能達到說話練習的效果。
5.將英語廣播當作背景音樂
擔心聽力退步的人可以把電視或者收音機中的英文廣播當作背景音樂開著,其他人這樣做也是好的。再強調一次,接觸英語的機會自然是越多越好。
6.順序和時間並不太重要
查1小時朗讀1小時,查2小時朗讀1小時,或者查1小時朗讀2小時等方法都可以。重要的只是要多查多讀。
7.消除對發音的憂慮
在第4階段看錄像的時候,通過熟悉他們的嘴形最終可以達到矯正發音的效果,所以沒有為此擔心的必要。美國幼兒並不是學了發音方法之後英語發音才變好 的,他們只是通過模仿大人們的口形去熟悉發音的。但如果你還是擔心發音的話當然也可以去學一下發音方法,只需要一天就足夠了。哪�*皇茄б幌 聄,l,th,sh,/e/,/ae/等等的嘴形和舌頭的動作,也可以通過練習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Step 4:自我領悟 無典自通◆
1.留心出場人物的表情和身體動作,如果能模仿出來的話就更好了
說話時候的嘴形、頭部動作、手勢、肩部動作等根據話的內容而特定的形體語言是有效地進行意思傳達的不錯的輔助手段。和我國人不同,羅馬字母文化圈的人 們普遍的比較習慣於此。如果你能夠熟悉這些,那麼和他們的對話當然就會更容易,雖然剛開始時非常彆扭,但習慣了以後,甚至會發生剛開始還沒意識到要說什麼 話時動作就已經做出來了,於是話語才跟著出來的現象。即使不能理解話的意思,只通過表情和動作來推測的能力自然也會日新月異。
2.注意看各個場面的角角落落
電影的每個場面都浸入了攝影監督和導演無比縝密的心血。一個小物品,照明的角度、服飾、隨身佩物等一切的一切,都反映了影片的時代背景,並起到突出那 個場面所要反映的意象的作用,所以那些東西雖然微不足道,卻成為窺視整個文化的切入點。還有,通過那些還能再稍微找回一些因在電影院看字幕而失卻的「看電 影的樂趣」。
3.第1盤錄像帶一定要完全咀嚼透徹
只有第一盤做到完美,以後的錄像帶進行起來才會越來越容易。由於是視頻和音頻的第一次結合,視覺與聽覺互相干涉的現象會很嚴重,在確實覺得眼睛和耳朵已經能夠做到涇渭分明互不干擾之前,要刻意反覆再反覆的看和聽。惟有如此,才能使以後的聽寫、朗讀和查英英詞典輕鬆自如。
4.按照從普通到特別的順序來
家庭劇,愛情劇,法制電影,偵探電影,驚險片,恐怖片,科幻片,這樣的順序是比較適當的。剛開始的三類要集中多看。即使是同一類別,主題思想也是千差 萬別的,所以多多接觸各種各樣的影片才能對英語圈文化普遍的特性有一個比較整體的瞭解。看電影到一定程度以後,在下一階段看看FOX、CBS、ABC、 WB的系列劇和脫口秀節目也是不錯的。那,再以後應該看什麼呢?到了那種境地自然就會知道了。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